我的機子是2015年中期的 iMac,使用了這麽多年,現在感覺速度明顯變得好慢,連開一個 Chrome 都要等好半天(真的是好半天😰),對於我這種做開發工作的人來說,這簡直就是折磨啊!😞於是我就開始尋找能為我的 iMac 升級的方案!(換新機當然想的,但考慮到當時購買這機子時,基本上使用了最高配置,而且現在要買同樣檔次的機子,價錢可是非常地高啊~~😭)
要升級 iMac 其實有好幾種方式,其中最明顯的就是添加 RAM,這是最方便也是最容易的。但對於我的 Case這招就不行了,因為我的 iMac 當初買的配置都比較高,所以當時的 RAM 已加到最大限制(32G)。除了添加 RAM 之外,另一個升級方式就是更換成 SSD 硬盤!但這個首先想到的就是拆機出來換硬盤,然後我就了解了一下香港這邊的行情,只要拆機換 HD,最少也要3K 或以上,當時糾結了好久,最後都基本上決定就要去換的了,不過最後一問,原來機子還要放在那邊讓他們慢慢處理,這個是讓我很難接受的,我現在可是不能一天沒有機子啊,沒機子的我的很多工作都做不了😨
當我正絕望的時候,居然讓我發現另一個很方便又不用拆機的升級方式(果然是天無絕人之路啊😅)。這個方式就是使用SSD移動硬盤做為系統主盤,將現在所有文件直接轉移到移動硬盤上!由於以前長期使用 Windows 系統的觀念,讓我覺得在 Mac 裏居然可以直接這樣轉移系統是一件神奇的事情!
OK,說做就做!首先去買一個SSD移動硬盤。現在的 SSD 移動硬盤類型有好多,不過本人還是比較推薦三星的,在這些硬件方面,我一直也相信是一分錢一分貨的,雖然三星的比較貴,但對於整個電腦的數據安全和穩定性來說,還是值得的!
有了移動硬盤,就要找軟件了,這裏推薦一款叫 Carbon Copy Cloner 的軟件,這款軟件實在是太好用了,可以直接幫你整個分區 Clone 出來,保留了所有隱藏文件和配置信息!(不過可惜的是這是一款收費軟件哦!)以下就使用 Carbon Copy Cloner 進行轉移的界面,當然至於要多長時間,這就見人見智了,看你的系統盤裏文件多少和你本身硬盤的速度:

由於我的機子都使用了有6、7年了,所以硬盤變得非常非常非常慢,估計是這麽久都沒整理過,一來是碎片多,二來就是老化嚴重了,我使用 Disk Speed Test 軟件測試了一下,真是不看不知道,一看嚇一跳!當時我的舊硬盤讀寫速度居然只有 50 左右(當時都忘記截圖出來了),天啊,我很佩服自己竟然能堅持使用了這麽久!😆
所以當時我的轉移工作是持續了整整15個小時(還好,我本來打算給它24小時呢,也算是超前完成了😌!)
不過這漫長的等待是絕對值得的,當數據轉換完成後,進入系統設置–>啟動盤 裏,將啟動盤設置為新的移動硬盤,然後就重新啟動電腦!當我再次進入系統時,發現以前的龜速啟動 Chrom,現在變成秒開,而且所有系統配置完全和之前一樣,之前安裝的需要License的軟件,只要之前已註冊過的,現在都和以前一樣使用,可以說除了速度快了(對我來說是感覺飛快!)之外,其他方面都沒什麼變化!
這時我就馬上對硬盤速度做了測試,這差距是相當明顯的:

對於之前舊的系統硬盤,我將數據轉移完後,就將其全部格式化了一遍!雖然是老化了,但格式化一次後,速度也有很大的提升,當然也無法和 SSD 硬盤相比的,以下是舊硬盤格式化後的情況

不過不管怎麼說,比起之前也快了一倍了😅
最後總結一下,一個 SSD 硬盤對整個系統來說是非常重要的,對於使用多年的電腦,更換硬盤和 RAM 都會有非常明顯的提速效果,而且對於 iMac 這種本身購買成本就很高的機子,只需花1千多買個 SSD 硬盤,這性價比和換新機子來說也是很值得的😁
15,593 total views, 9 views today